2009年2月22日 星期日

呂思清

1969年11月26日出生於青島的呂思清,父親呂超青是一位無法如願從事音樂的業餘音樂家,母親則是學過聲樂的護士。呂思清的音樂細胞讓他在兩歲時聽哥哥拉琴,居然就會說:「不對啦,弦不對啦!」當他的三叔來到青島探望奶奶時,整天練習薩拉沙泰的《流浪者之歌》,有一天呂思清竟拿起兩根筷子當成小提琴,口中哼著《流浪者之歌》旋律有模有樣拉了起來,絲毫無誤地哼上一大段,把家人嚇得樂壞了!呂思清的小提琴生涯於焉開始。
  從小被視為音樂神童的呂思清,永遠記得四歲半從父親手上接過來兩個哥哥使用過小提琴時的強烈感受,音樂正是拉拔他成長的養分。而在眾多有音樂天分的中國孩童中,呂思清無疑是幸運的天才,1977年鄧小平在談及培養人才時說:「聽說我們有個七歲的娃娃,已經能拉外國的、大的小提琴曲,我看學校可以提前錄取…」於是八歲呂思清就被北京中央音樂學院破格錄取,至今仍是該院獨一無二的記錄。他師事聲望崇高的王振山教授,接受早期大陸類似土法煉鋼的學習方式,只要一拉錯音,就被老師擰一下耳朵,呂思清因而學習到最紮實的基本功。
  1980年著名小提琴家曼紐因應邀訪問中國大陸,晚年重心在於培育英才的這位大師,從北京、上海挑選了包括11歲的呂思清等四名天才兒童,在他所創辦的英國曼紐因音樂學校進行為期三年的學習。處於曼紐因的身教言教下,呂思清領悟到音樂的真正精髓,這種「領悟」比老師實際教學生怎樣拉琴來得更重要,逐漸焠鍊出呂思清早慧天才的真正光芒。三年後,14歲的呂思清束裝返國,再回到王振山門下,這時教授更加要求技術訓練,每天練琴五至七小時,同時在王振山「學琴先修身」的教育主張下,呂思清直到後來成為璀璨的巨星時,都依然保有謙和質樸的個性。
  1987年17歲的呂思清正式代表中國參加第三十四屆帕格尼尼國際小提琴大賽,他一舉奪魁成為首位獲得此殊榮的東方人小提琴家。義大利熱內亞所舉辦的帕格尼尼國際小提琴大賽,可以說是當代最重要、最具影響力的國際比賽之一,先前的三十三屆比賽中,就有十二屆因無人達到標準而使首獎從缺。在呂思清參加之前,已連續三屆首獎從缺,於這種低氣壓的籠罩下,呂思清以演出帕格尼尼的小提琴協奏曲拿下首獎,立刻被譽為「東方帕格尼尼」,這和1958年首獎得主阿卡多(Salvatore Accardo)同列歷屆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兩位得獎者。
  奪得帕格尼尼大賽首獎對17歲的呂思清只感覺到「一個很大的獎」而已,他學藝的第三個轉捩點是1989年隻身前往紐約茱莉亞音樂學院深造。赴美前呂思清的小提琴技術方面已毫無問題,主要是學習對音樂的理解與闡述。他師事當代著名小提琴「教母」迪蕾(Dorothy Delay)。迪蕾女士發現呂思清是典型的表演型音樂家,她注意到只要有觀眾在場,呂思清的感覺與狀態都會比平時更能發揮水準,並且散發特有的魅力來抓住觀眾的心。在茱莉亞音樂學院的學習,塑造了呂思清應有的風格,讓他從神童的風采,蛻變成大師與巨星的雙重特質。
  多年以前,青島人就說青島有兩個聞名於世的東西:「一是青島啤酒,另一是會拉小提琴的呂思清」,這位目前僅三十一歲的小提琴名家永遠讓人感受到親切、平時、自然與誠懇的態度,這種人格自然反映在他的音樂藝術上,他的演奏總是音色溫暖柔和、表情細膩婉約,然而遇到凌厲剛毅的曲目,呂思清亦能展現他勇奪帕格尼尼大賽首獎的超技派演出。最重要的是,他擁有豐富變化的彈性,更具備渾然天成、不留斧鑿的音樂天性。